Betfair·必发体育(中国)官方平台至生缘讲述:中国茶具:清新雅致的景德茶具

发布时间:2023-03-19 02:19:54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必发体育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《大美中国茶》"图说"系列的序言推送后,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。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,特转发《图说中国茶》一书。该书出版于2014年,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。"悦读茶书会"公众号现推送该书第五章:"越碗初盛蜀茗新"一一中国茶具。今天发送的是第三节:"清新雅致的景德瓷"。

 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,瓷器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,中华号称瓷器之国,景德镇历称瓷器之都。自古以来,景德镇名瓷“行于九域,施及外洋”,享有举世公认的“瓷都”美誉。

  莹莹白玉瓷,漫漫瓷都路。作为被人称为“瓷都”的景德镇,制瓷历史悠久。史书上记载:“新平冶陶,始于汉世(景德镇古代叫新平镇)。”说明早在汉代,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可能就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,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“青瓷器”。后来在北宋景德元年(公元1004年),真宗赵恒下旨,在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,并把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。这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,白里泛青,雅致悦目,而且已有多彩施釉和各种彩绘。当时彭器资《送许屯田诗》曾有这样的评价:“浮梁巧烧瓷,颜色比琼玖。”

  到元代,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,青花瓷茶具,淡雅滋润,不仅为国内所共珍,而且还远销国外。

  明代时,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。在生产青花瓷的基础上,又先后创造了各种彩瓷,产品造型小巧,胎质细腻,彩色鲜丽,画意生动,在明代嘉靖、万历年间被视同拱璧。

  清代各地制瓷高手云集景德镇,制瓷技术又有不少创新。到雍正时,珐琅彩瓷茶具胎质洁白,通体透明,薄如蛋壳,已达到了纯乎见釉,不见胎骨的完美程度。

  景德镇向来重视瓷釉色彩,瓷器造型优美,品种繁多,装饰丰富,风格独特。景德镇代表性瓷类主要有:

  青花瓷:创烧始于北宋时期(公元960~1127年),到了元、明(公元13~17世纪两代,随着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,使得景德镇青花瓷在生产技术和规模上都得以进一步提高。清代(公元1644~1911年)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,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,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。青花瓷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,施釉后经1300℃左右高温烧成,釉色晶莹、透彻、素静、雅致。青料溶于胎釉之间,发色青翠,虽色相单一,但感觉丰富,造型优美,装饰精美,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。青花瓷具有经久耐用,瓷不碎,色不褪的特点。

  粉彩瓷:粉彩亦称软彩,是瓷器的釉上装饰。自康熙晚期开始,到雍止、乾隆年代,益臻完善。其制法是: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,再堆填色料,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,颜色柔和,画工细腻工整,有国画风味。又有浮雕感,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。

  颜色釉瓷:在釉料里加某种氧化金属,经过焙烧以后,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,这就是颜色釉。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,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,粒度大小,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人们说“自然界有什么颜色,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”。当然,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,如“祭红釉”,就有千窑一宝之说。

  雕塑瓷: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,远在隋代就有“狮”、“象”、大兽的制作。当代的景德镇,瓷雕工艺精湛,工艺种类齐全,有园雕、捏雕,镂雕、浮雕等;产品多样,有佛像尊神、花草鱼虫、亭台楼阁、动物玩具等;造型优美、形神兼备、千姿百态、栩栩如生;装饰丰富,有高温色釉、釉下五彩等;艺术表现力强,有的庄重浑厚,有的典雅清新,有的富丽堂煌,色泽艳丽。

  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制瓷历史,具有“集天下名窑之大成,汇全国技艺之精华”的精湛技艺,形成了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的独特风格。景德镇瓷器之所以人见人爱,流传久远,闻名中外,是因其具有特定的品位和文化内涵、艺术语言和风格、制作者的匠心、才华及水准等,因此可以说,景德镇瓷器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。

搜索